善栽!好创意,光明寺里的稻色农田!
文博堂观点.文博
日前,文博堂机构前往大峨眉山旅游走廊
进行调查和考研
在翠绿的玉屏山谷中
我们登上了雄伟壮观大气稳重的光明寺
只见眼中的光明寺
中有大殿,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圣像
后为法堂,奉普贤菩萨、悟达国师法像
二重二进,严谨布局
只是在殿堂之间
一大片茁壮成长的禾苗霎地扑面而来
着实把我们惊艳到了
后来,当地的父母官告诉我们
这是光明寺永寿大和尚的“伟大创意”
亦是对“农禅并重”之禅宗文化的一脉相承
真可谓: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唐代布袋和尚所作的一首禅偈
虽看似是对插秧场景的描写
实则为唐代禅僧在农禅生活中的出世境界
去年五月初
四川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大和尚
带领峨眉山佛协部份法师、员工
赴峨眉山柳江光明寺秧田插秧
当时的新闻报道是这样描绘的
大和尚及众法师们卷起衣袖
高拈裤脚,下入田中
左手分秧,右手插秧
手起手落,动作娴熟
插秧结束后
永寿大和尚对大众开示说:
我们常说茶禅一味
但对农业与禅的关系
亦可说农禅一味
融禅于农、以农悟道
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和修行方式
唐代禅宗的最大特点
就是开荒种地
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农禅文化
也因此成为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但‘农禅并举’制度目前已基本消失
峨眉山光明寺的重建
就是为恢复这一制度所作的努力
寺院建筑完全采用唐代佛教建筑风格
还在殿堂间布置了数十亩稻田、荷田
僧人在这里完全以唐代农禅方式生活、修行
未来,我们还要把这里
建成峨眉山佛教重要的修行中心
为大众提供一个
具有纯粹唐代风格的殊胜、独特的修行环境
特别是他们在这里
体验到的农禅合一的修行方式
更会使他们对当代中国佛教
有一个新的感受和认识
殿堂之间,广植农桑
光明之下,茁壮成长
香云缭绕,荷塘月色
和尚创意,人间华发
光明寺里栽秧,那真是善栽!善栽
离开光明寺
殿堂间水稻禾苗正频频摇曳
微风中送来飒飒声响
像是在致意,也是在阿弥陀佛
此刻
八面山麓,紫云密布
紫气升腾,光明正大
想不到炎炎夏日烈日当空
我们居然在光明寺里的稻色农田中
享受了一份清净,得到了一份修行
这就是: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禾嫁每绿,山色交融
触类见性,直指本心
这真是善栽!善栽!善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