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再谈农旅文融合之道,藕塘为例!
文博观点.文博
日前在天府南门的仁寿藕塘乡
座谈“农旅文”融合之道
也就是
藕塘乡村振兴的深度发展之道
也就是把藕塘乡的特色农业
玫瑰、橄榄、柑橘、稻谷
与藕塘乡的乡村旅游及将相文化
深度融合在一起的定位发展
农旅文融合之道是文博堂机构
在国内较早提出来的乡村发展之道
比如早些年文博堂机构的经典案例
岷江农业示范园区
就是把岷江农业+农业休闲+东坡农耕文化
融为一体的定位发展
再比如文博堂机构
策划的赫山农业创新区
就是把智慧农业+湖乡旅游+林翼文化
融为一体的定位发展
以及文博堂机构的永州乡村振兴方案
金川世外梨园田园综合体方案等等
都是农旅文融合发展之道的经典呈现
文博堂机构关于农旅文融合发展之道
有它特定的农旅文融合的文氏公式
“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文化”
不是普通的农业形态
也不是乏味的乡村旅游
更不是平庸的地方文化之三者的简单相加
否则
即使三者勉强结合起来
也不能展现
地方农旅文融合的发展特色
我们再来谈谈藕塘的农旅文融合
首先给它的定位就是
“天府玫乡·浪漫藕塘”
可见藕塘农旅文的融合之特色
就是以藕塘的玫瑰+橄榄为“农”
就是以藕塘的休闲农业花卉之旅为“旅”
就是以藕塘的浪漫情怀+将相故里文化为“文”
最后一招就是
把藕塘的产业之道升级为
联合产业+旅游+文化的农旅文之道
并为此成立农旅文融合的合作联社
显然这样的农旅文融合
才是体现藕塘的特色融合
如果我们稍有不慎
就会把
藕塘的传统农业与藕塘的原始乡村旅游
以及藕塘的传统文化
进行生硬刻板的机械相加组合
那么这种农旅文的融合
就乏味了平庸了普通了
于是乎藕塘的农旅文融合
就谈不上藕塘个性
更谈不上地方特色
而陷入了千篇一律
千村一律、千面一律的囧境
藕塘的农旅文融合
就只是没有灵魂的“组合”
而不是真正的“融合”
等同于邯郸学步,整旧如旧
可见乡村振兴的农旅文融合之道
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也是小草依依,亭亭玉立的景色
是从并列排位到递进到一体融合的关系
更是
“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文化”的魂体融合
所以我们
把藕塘的玫瑰称之为“甜蜜爱情”
把藕塘的橄榄称之为“和平长寿”
把藕塘的晚熟柑橘称之为“相见恨晚”
把藕塘的好味道称之为“稻梦空间”
这就是藕塘特色的农旅文融合之道
要使农旅文融合发展
就是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
无特色,不藕塘
无玫瑰,不浪漫
有一种邂逅,叫藕塘的浪漫玫瑰
有一种遇见,叫藕塘的相见恨晚
有一种相守,叫藕塘的和平橄榄
有一种缠绵,叫藕塘的稻梦空间
有一种一往情深,叫“天府玫乡·浪漫藕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