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博语夜话】
文博/“幽梦忽还乡”可否场景化!
文博堂观点.文博
这个夏天
可能会很热很热
我给小伙伴们这个夏天的论文
可能是一湾清凉的“明月夜”
这是一篇命题论文
也就是“幽梦忽还乡可否场景化?”
这就是苏东坡的那篇怀妻名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我们试着用白话文将其翻译过来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了
我总是克制着自己不去思念你
但是很难做到
相望千里之外
那座遥远的孤坟啊
我总是找不到地方
向你诉说心中的凄凉与悲伤
即使我们相逢
你也会认不出我了
因为我已经
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天晚上我在梦中回到了眉山
在小屋子的窗口
看到你正在梳妆打扮
你我两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
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得到当年我想你的地方
就在那明月的夜晚
矮松的山岗”
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
这篇江城子中提到的
这么几个
极具画面感的意境
千里孤坟、小轩窗
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
包括那句“幽梦忽还乡”
可否场景化呢
而所谓文旅4.0
就是场景化文旅
场景化文旅
不仅是再现“幽梦忽还乡”
更是一种演绎“小轩窗,正梳妆”
再现只是“故事化文旅”
那是昨天晚上的事情
演绎却是一种场景化文旅
也就是升华这篇江城子
我们可以想象
在安卧王弗的苏坟山坻
镶嵌一处品质高雅的小轩窗社区
镶嵌一帘幽梦的沉浸式明月夜
镶嵌一丘极具仪式感的千里东茔
镶嵌一弯三苏民宿的短松冈
然后冠以“幽梦还乡”的主题与案名
忽然间
一个活色生香,幽静高雅的
三苏文旅主题公园跃然纸上
这就是东坡文化的文旅化
这就是东坡文化的场景化
这就是东坡文化的产业化
这就是东坡文化的lP化
这就是幽梦忽还乡的现实版
这篇江城子
写得如歌如泣,情绪凄凉
在我们的手上却能把它演绎得
如梦如幻,委婉动人
我们不要忘记
苏东坡本是一位
性情豁达、阳光快乐的生活家
无论这首江城子有多么的哀婉缠绵
而我们却能依据东坡文化的橙黄桔绿
把“幽梦忽还乡”演绎得
境界层出、活色生香
“幽梦忽还乡可否场景化?”
这是我们这个夏天的命题论文
也是我们这个夏天的一帘幽梦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