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式”旅行,把风景写成方案
总有人好奇
文博堂小伙伴的旅行包里装着什么
是相机、地图,还是换洗衣物
答案里
总少不了一份
藏在行囊里的特殊作业
就像最近
新疆的风又吹热了
大江南北的旅行清单
文博堂的年轻人们
对着喀纳斯的晨雾
伊犁的草原犯了职业瘾
想去看看那片土地的肌理
想知道怎样的文旅故事
能让更多人
读懂新疆的辽阔
没等攻略做全
团队已经拨通了当地景区的电话
那边的回应比新疆的日照还要热烈
“欢迎来!你们可是文旅品牌的造梦者
这里的风景等着你们出方案呢”
这便是文博堂独有的旅行节奏
别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我们的小伙伴
却习惯在旅途中睁着两只眼睛
一只眼装下风景
看赛里木湖的蓝如何浸润人心
看喀什古城的巷弄藏着多少烟火
另一只眼盯着“作业”
琢磨着怎样把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
变成能打动游客的IP符号
怎样让景区的服务
既保留本土味
又接上现代人的生活气
我们看山看水是看风花雪月
对我们而言
没有单纯的旅游地
只有等待被解读的作业地
甚至是可以大展拳脚的主场
那些在旅途中记下的笔记
拍下的细节、和当地人聊出的故事
最终都会变成方案里的鲜活素材
这样的旅行
无关“赶作业”的匆忙
反而是把工作变成了
一场与风景的深度对话
毕竟,最好的创意
从来都藏在走向远方的脚步里
文博堂小伙伴们的旅游生活
是想去哪里
哪里就是我们灵魂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