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定位,孝为先!

受慈溪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之邀,给慈溪市的战略发展提供定位依据

我以为慈溪两字就是品牌名称,其一“慈”联想为“慈祥、慈母”

其二“溪”联想为“清水、小溪、泉水、小河”

所以“慈溪”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文关怀与中国传统美德

 

慈溪因为家电、轴承、打火机、与轻纺等制造业而闻名长三角

慈溪又因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忽然间立于上海、杭州、宁波的黄金支点

所以慈溪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城市形象与城市定位,改变、转换与升级的千金一刻

(慈溪产业升级定位,那是后话,先要文化定位,也是先礼后兵,先软后硬)

如果说慈溪的制造业如此发达,是长三角一座闪耀光辉的工商名城,那只是过去

如果说慈溪的制造业如此发达,是她立足于长三角的硬实力

那么慈溪的软实力又在哪里呢,而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

一个不注意自我城市的文化挖掘、巩固、包装、提升与主打的城市

就不可能在硬势力方面得到持续的发展,强劲的发展、最终的发展

 

那么慈溪的软势力,慈溪的文化力又在哪里呢

顾名思义,慈溪二字就代表了慈溪的文化,即:孝文化

慈溪的孝文化首先要从慈溪的人文开始梳理与挖掘

比如慈溪有童家岙出土的六千年前的文物

比如慈溪有汉高士严子陵、有唐代书法家虞世南、有南宋理学家黄震

有清代文人高士奇、有近代革命家马宗汉、有教育家杨贤江

有画家陈之佛、有爱国华侨吴锦堂

当然还有当代文人余秋雨,还有冯骥才

另外慈溪还有数不清的青山秀水、湖泊寺庙

上述这些无不体现了慈溪的人文、历史、文化、悠久而又灿烂

但归根结底归纳为慈溪二字,即一千两百多年前

董黯侍母至孝,弃官不从,慈溪冠名的孝文化故事

 

所以慈溪可以打造孝旅游,可以打造孝文化、可以打造孝经济

可以在制造业硬势力的基础上增加孝文化之软实力,也是慈溪的软“势“力

所以给慈溪定位,孝为先!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