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农业园城郊综合体定位初步方案

岷江农业园城郊综合体定位初步方案

文博堂观点.文博

一、园区主打口号确定与诠释

    园区主打形象推广口号:

                         —— 千里婵娟,三苏人家!

    诠释:千里婵娟,源自于苏东坡《水调歌头》里的著名诗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此句用在园区寓意:29公里长、80多平方公里的园区同享一轮圆月之下的花好月圆,共创一个园区之上的花样年华。三苏人家,源自于“三苏祠”的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之唐宋八大家的三大家(苏氏父子三人),此句用在园区主要寓意:一轮圆月之下的园区其广大农家(人家),都是人文之地,三苏人家。

    园区主打功能推广口号: 

                         —— 绣农业 · 品东坡 · 醉眉山!

    诠释:编织美好的农业园区,品味三苏(东坡)文化,陶醉在美眉似的眉山。

二、园区南大门布局建议

A、南大门定点:选址在东坡区水碾河畔与不二寺边。

B、门府案名:圆之门 (特意将“园”改为“圆”,寓意:花好月圆) 

    建议:“圆之门”三字,请李静书记及相当的首长题词,然后雕刻在“圆之门的门头。

C、门府主题:眉目传情,暗送东坡

    建议:门府的主题思想主要是概括“圆之门”门府的功能与业态的定位内涵和推广主题,使用时即可雕刻在门府两旁,也可在此门府举办活动时进行宣传与推广之用。

D、圆之门月亮个案:

    注意:南大门之“圆之门”,在规划时请考虑将建设月亮个案(月亮个案的详细方案详见后续专门产生的月亮个案策划方案)。

E、圆之门业态布局建议:

    在圆之门选址上布局七大业态,第一大业态:寓意《鹊桥仙》“鹊仙桥”,此桥可搭建在半岛与水碾河之上;第二大业态:布局“唤鱼池”;第三大业态:布局寓意牛郎织女的“银河亲岸平台”;第四大业态:布局“苏东坡夫妇雕像”;第五大业态:布局环水碾河“情人街”,按月亮广场的布局进行有效规划,但业态物业控制在容积率1.5之下,其中绿化面积以农作物和果树布置为主;第六大业态:月亮商务会馆(商务宾馆),能容纳与接待200人的商务会议;第七大业态:在南门左右处布局园区首个居民点,称为“月亮社区”容积率为0.7,其中设置的业态个案均为对外招商项目,即可整体招商,也可分批分类招商。

F、圆之门大门构建定点建议:

    门府形象及建筑体建议布局在离水碾河约300-500米处的园区主要通道的连接点

三、园区中门布局建议

A、中门定点:选址在彭山县凤鸣镇江鱼区域的桐子坡山丘

B、门府案名:寿之门
    建议:“寿之门”之“寿”,文博堂认为更有相关性、原创性与震撼性,不宜改用其他名称,特别是在区域以外推广更具营销力。

C、门府主题:眉清目朗,寿比彭山 
    建议:“寿之门”,请区域内健康硬朗的长寿老人题词,更具象征意义,当然也可依据彭祖留下的书法和手迹应用,但其中“寿”字必须格外鲜明突出。其中,“眉清目朗,寿比彭山”八个字作为“寿之门”之主题,一定要大写特书在门头或门框上。

D、寿之门业态布局建议:
    依据寿之门选址的桐子坡之山丘形状,重点布局三大业态,第一大业态:为民居集聚点,建议安排在桐子坡山丘之“丘脚第一圈”(环丘而居),采用两层半的联排川西民居,容积率为0.6-0.8。第二大业态:为休闲运动康乐设施功能,建议安排在桐子坡山丘的第二圈与第三圈,容积率控制在0.8-1.0。第三大业态:建议安排在桐子坡之后的水库周边,为水岸社区休闲平台,构建一些简单而又流畅的环库休闲设施,其中又以当地老百姓和民居点居民的喜好设施为主,配置少量的外来游客休闲经营式商业设施,其中,依据桐子坡与水库之间的一条凹道之形状,充分利用此凹道,有效的打造一条“滑草戏水”娱乐设施、“上下运动”及修身养“性”的康乐走廊。

E、寿之门构建定点建议:

    布局在桐子坡半山腰,即居民点进入商业点之间,或布局在进入桐子坡区域的上坡主要干道之上。

F、桐子坡附近的烟囱改造建议:

    此烟囱不可废弃,建议在烟囱之上半身镶嵌巨大的彭祖形象,并将烟囱改造成为一柱千年古藤的模样,古香古色又“高大威猛”,与桐子坡的凹道形成“阴阳相映”,暗喻彭祖修身养“性”之文化。

G、桐子坡寿之门整体规划个性为:

    叠加式多功能的建筑形态与业态布局,依据桐子坡形态形成“环丘呈上”的建筑风貌,有效的区别于南大门“圆之门”的月亮广场之“平式多点”的建筑风貌,即:桐子坡(坡形)广场。另外,居民点在桐子坡丘脚安置面积不够时,其安置点不宜离桐子坡相隔太远,一定要紧挨着桐子坡布局,这样做能有效的形成一个整体,并形成一定的人气和生活及服务的经营氛围,居民区可称为“福寿社区”。其中,桐子坡商业项目同样进行对外招商,但因中门的“人气商流”一时有所欠缺,急需“亮点型项目”带动,所以“烟囱与凹道”其轰动效益的营造与推广相当重要,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四、园区北大门布局建议

A、北大门定点:选址在彭山区域的公义镇新桥村(即新桥村砖厂的烟囱范围)。

B、门府案名:眉之门
    建议:“眉之门”之“孝”主打文化,同样具有相关原创与震撼性,特别是在区域外具有极强的视觉和意识冲击力,李密的《陈情表》之孝文化在全国都具有极高的普世价值,我们一定要站在一个更高更远的角度来主推园区的品牌文化,千万不可局限于园区自身的人文环境与意识形态。(以后园区的受众是外地人,但受益是本地人。)

C、门府主题:眉慈目孝,忠孝两全
    建议:“眉慈目孝,忠孝两全”八个字采用李密的书法体书写,并配合《陈情表》的主要词句镶嵌在门府框墙上,其中“眉之门”三字,可在成都区域“海选征集”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来竞标书写,这样能够有效的在成都区域推广园区形象,从而“一字双雕”的既使成都上流阶层认识园区,又能通过此手段有效地推广园区。

D、眉之门业态布局建议:

    眉之门同样采用广场形式打造,其中又以《陈情表》孝文化为眉之门业态之主题,建议民居点布局在眉之门之首及眉州河两边,因为有水系,就能更好的打造居住环境,并呈现良好的视觉感,商业业态主要是布局休闲屋与休闲广场为主,其中又要布局一定的农耕文化设施,主要是适用成都人一日游的休闲嗜好,文博堂机构认为,安排六大业态:第一大业态为:农家乐家常美食餐馆,第二大业态为:体验式农耕设施与互动式农耕文化走廊,第三大业态为:广场式休闲运动设施,第四大业态为:较为安静的休闲屋,以木制覆盖物建筑为主,第五大业态为:《陈情表》石雕坊(此坊为主要节点功能,并与南大门的小火车之“动”和北大门孝文化之“静”,形成对应与差异),第六大业态为:仟士林公园,主要是呈现眉山八百进士文化,文博堂认为,北大门的眉之门地域环境偏弱,但又地势平坦开阔,要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广场,可分为逐步开发与建设,设置若干个休闲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开发。

E、眉之门构建定点建议:

    眉之门之门府形象建议构建在广场与居民点之间,并有效的和区域内的烟囱拉开一定的距离。

F、北大门区域内烟囱改造建议:

    此烟囱也不可废弃,建议粉刷成园区的主打色,并镶嵌夜晚发亮的夜光漆,并在烟囱的顶部安装荷兰式大型风车,成为园区的又一个坐标。

五、园区两大产业区布局建议

A、第一大产业区定位为:

    高效作物产业区,主要是以农业植物业为主,比如,稻麦,蔺草,花卉,林木,植物园,泡菜培育基地等为主,呈现大地艺术的色块状,建议布局在东坡区内。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使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外在色块节点间可设置一定的休闲设施。

B、第二大产业区定位为:

    高效果类产业区,主要是以农作花果为主,比如:葡萄、梨子、李子、桃子、枣子、苹果等瓜果类为主,其中设置一定规模的衡温大棚,大棚内同样设置一定的休闲设施,既具有农科性又有游览性,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另外在产业园中设置点式休闲屋与休闲设施。

六、园区葡萄主题景区布局建议

A、果园定点:选址在彭山区域果园村葡萄园规模产业区

B、果园案名:园区葡萄园主题风景区(别称:美眉园区)

C、果园主题:美人指葡,眉目如萄(或:眉目如葡,美人指萄)

D、果园业态布局建议:

    葡萄主题园区的业态布局,其中心思想是“美眉”,即,美丽之眉,浪漫情怀,紧紧抓住浪漫做业态文章,文博堂建议主要布局三大业态,第一大业态为:美眉采摘园,以采摘葡萄和其他果实为主(注意:一定要有效的增加少量的其他果园采摘,否则太单调),第二大业态为:美眉婚纱摄影坊,利用葡萄园规模,特别是美人指葡萄为主要背景和装饰,设置一个比较集中的婚纱摄影基地,第三大业态为:美眉酒庄休闲体验屋(美酒佳人),采用联排酒庄木制结构休闲屋形式,引进土制手工葡萄酿酒工艺。另外,布局一些其他休闲旅游设施,但以上述三大业态为主,容积率为0.8-1.2。

E、果园之门构建建议:

    建议“美眉”之形象,同样在果园树立一个门府形象,用美人指葡萄为载体塑造,用美眉吉祥物标识为主打形象,采用植物形组团建筑,竖立在进果园村葡萄产业园之首,从而形成与聚集一定的氛围与人气,使美眉之门成为园区的一个主要灵气之门(与其他三大门府形成差异性,即三刚一柔)和摄影留影之主要景点。

七、园区慢车道及居民点布局建议

A、小火车游览项目:

    建议还是设置小火车游览项目,既能改善园区的旅游交通,又能增强园区的动感,在小火车上设置三大业态,第一大业态为:家庭游览包厢,添置一定的农家家居设施,第二大业态为:商务游览包厢,主要是针对商务组团旅游人群服务,第三大业态为:流动生态美食餐厅。建议小火车项目布局在东坡区之园区的区域内,最好能连接南大门与中门两个集散中心。

B、居民点布局:

    在园区布局若干个居民点,但大型组团居民点主要布局在三个门府的区域内,切勿与门府商业综合体相隔太远,其中又以两层半或三层联排川西民居形态为主,但每家每户必须带有一定面积的后院,尽量布局在园区的水系周边,其中,地基又要高于水系平面,一定要有效的留出社区的植物繁衍面积区和居民点内的纵横走道,容积率控制在0.6-0.8,采取社区管理手段与居委会服务方法来构筑乡村文明现代社区,另外,文博堂认为大型居民点占地约500亩,小型居民点也不能低于200亩,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视觉与规模效益。      

C、园区慢车道设置与布局建议:

    园区慢车道采用S形串联整个东西与南北的交接点,其中又要有效的连接三个门府、两个产业区、一个主题公园和小火车的始终站,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园区慢车道应该有两大主要特点,第一:慢车道的主要路段尽量跟着小水系一起并行延伸;第二:慢车道要有意的避开园区内的小城镇,就是说尽力不串走小城镇的街道,否则影响游客的视觉与心理,尽量从小城镇的周边绕镇而过。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