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后世博”的主题定位

 再谈“后世博”的主题定位

文博堂观点.文博

文博堂机构有幸为上海2010世博会做一些策划工作

并担任上海世博会策划顾问之一

特别是在“前世博”时期为世博会的筹备出谋划策

后来又在“中世博”时期为世博会的举办产生建设性的策划

再后来又为“后世博”时期的转型升级再次担任策划顾问之一

所谓“前世博”,无疑是指世博会前期的筹备阶段

所谓“中世博”,就是世博会的举办阶段

所谓“后世博”,就是从2011年到现在至下一届上海世博的漫长阶段

无疑,“前世博”是兴奋的,“中世博”是紧张的,“后世博”是宽松的

现在我们要谈的就是“后世博”的策划

即,“后世博”的主题与功能定位

文博堂机构最早提出来“后世博”的主题应该是:上海城市的文化客厅

我想,这个主题定位理由有三:

第一,上海缺少这么一个聚集性的城市文化客厅

如果能充分的利用世博会的地段、物业和物语

再渗透国际国内和上海城市的文化内容

无疑,原来的世博会将会成为上海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第二,上海的城市文化虽然时间不长,底蕴不深

但很具海派风格和开放包容的特色,显然世博会更是如此

第三,文化客厅无疑是以社会性和公益性为面的社会特性

但正因为它是客厅,又植入和附加了其商业性和经济性

即,以功能性为内的经济特性

除了符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以外,它是传承性的

又适应上海打造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需求,它是创新性的

如果我们认同“后世博”是上海的城市文化客厅

那么它的功能就应该是:

现代城市文明+现代工业文明+上海本土海派文化+华夏文明结晶

+文化产业载体于一体的“文化商业大品牌”

只是这种文化的表现又是以商业文化的形式来呈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后世博”除了社会效益以外

它还具有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后世博”的功能又是一个城市文化经济体

也就是说“后世博”的定位一定应该是文化产业的城市经济体

如果我们又认同这个“后世博”的功能

那么我们一定要注意,“后世博”就是:

世界城市文化的物语,中国文化的符号,上海城市文化的窗口

世界各国文化展示的场馆,人类文化进程的表现舞台

老百姓文化活动的世界文化乐园

最终落位到文化产业创意与生产的文化产品大工厂

城市之争最终是文化之争,但文化之争最终是用经济体的形态和内容来竞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合二为一的文化大载体

如果说上海世博会是让城市更美好,那么上海后世博就是让城市更美丽

然而这种美丽是要用文化的“软实力”和发展的“硬实力”来实现

如果说上海即将有一个金融产品的自由贸易区

那么后世博就是一个文化产品的自由贸易区

所以,后世博要最终成为:

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城市经济体,中国的文化商业中心

对于“后世博”,不谈策划,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