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博语》新书,后记!(文博) ——蛇年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文博堂观点.文博 蛇年在忙碌中度过,但很悠雅。只有此时此刻才知,岁月无情,蛇舞有限,好在那风花雪月中有我留下的足迹。 2013年的第一项作业是为四川仁寿县兴盛镇做“产镇一体的服务业定位方案”;然后是回到上海给“上海梅川商业街”做升级版的定位方案,2013年的春天就是在这两个方案的播种中度过。那个春天记忆深刻的是兴盛镇的象耳湖,那里有一块太白先生的读书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励志典故就源自这块诺大的石头,我在那块石头前伫立良久,要知道那是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故事。后来受四川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之邀,为黑龙滩风景区做营销定位的方案,那个夏天几乎就在黑龙滩的山谷水滩中度过,这真是一个无比惬意的夏天,水天一色、景致如墨的黑龙滩,给了我亲近大自然的太多地气。只可惜夏末初秋又要回到上海,为“后世博”场馆做转型升级的方案,在红色的中国馆面前我最大的感叹是,这些年来风起云涌、飞沙走石,只有他老人家岿然不动、坐立东方,那一刻我尤为感动。在这期间,又忙里偷闲的为慈溪市产生主题为“青青慈溪”的城市营销方案。浑然不知,夏秋最紧张的创作大案已悄悄找上门来,这就是受邀眉山市东坡区政府给4.3平方公里的崇礼片区产生“崇礼新城的城市营销方案”,就此忙到中秋的圆月挂空,在东坡区的东坡岛,这个岷江之中的孤洲,我寻水而去、拨草而行,夕阳之下的黄昏我再次沐浴了苏东坡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年之月。进入秋天,上海的雾霾越来越严重,想私奔。恰好这个时候要去大连、青岛、西安、益阳做城市营销的市场研究和“文博堂城市营销大讲堂”的巡回演讲,这其中可能最紧张的两堂课就是在“湖南城市学院”为师生们开讲城市营销,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家乡的最高学府登台开讲,但愿没有辜负家乡的同仁与学子,只记得有茂盛的鲜花送上讲台,随着是掌声再次响起来……后来在湖南城市学院收了几个学生,并指导他们做了一个项目的创业计划,了我为家乡学府要做一些事情的第一个心愿。 进入冬季,上海不冷,准备煮壶家乡的黑茶,晒晒冬日午后的阳光,又接到南通开发区管委会的紧急邀请,于是驱车驶过苏通大桥为“南通国际会展中心”做前期的定位策划。为此走访了南通蓝布印花博物馆,看到绝伦绝美的蓝布印花,小伙伴们惊呆了,芳香四溢的自然草香不肯散去,我陶醉在蓝花中还未醒来,新年却不知不觉、轻手轻脚的走近我身边。我的岁月啊,冬天还没有过完呢,一双春天的纤手又敲响了我的门铃,我不由得羞涩如初,脸红心跳,拉开那扇门又是何等的风花雪月啊…… 2013年12月25日于复旦大学·卿云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