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清吧”与“KTV”是一对什么东东?

文博/“清吧”与“KTV”是一对什么东东?

 

城市夜色经济

是由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

学习、影视、休闲等多种夜市业态组成的

先前文博堂机构提到十种主要业态

比如:

夜跑、深夜食堂、电竞酒店

深夜故事会、黑客松、油麻地观光团

24小时书店、午夜场电影、清吧、KTV等

当下文博堂机构

在操盘三个夜色经济的城市中

都一一布局了这十大“夜色妖姬”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是

其中的“清吧”和“KTV”

 

先来说说“清吧”

清吧就是以轻音乐为主、比较安静

没有DISCO或者热舞女郎的那种酒吧

适合谈天说地、朋友沟通感情

喝喝东西聊聊天的场所

英国BBC网站撰文说

无酒精的“清吧"正在全世界流行

消费者想享受酒吧的氛围

但更希望保持节制

不想在次日酒醉不醒

这个逻辑在当下的中国也开始为大众接受

十年前

人们对浮华、物欲还不能完全适应

而在今天

大众已经能坦然面对内心欲念

卸下衬衣领带

远离纸醉金迷、搔首弄姿的喧闹花哨

靠近水清素衣、没心没肺的安静淡雅

穿过茫茫夜色

把自己浸泡在这柔和的灯光里

把那头的纠结与彷徨一饮而尽

把这头的韵味与闲适一网打尽

一曲小调,一方人情

“清吧”

就是潜于城市生活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再说说我们身边“KTV”

KTV起源于日本

从早期在酒馆里的

3人“走唱乐队”发展到“Karaok”(卡拉OK)

后来传到台湾

把卡拉OK装在房间里然后取名为“KTV”

“K”为卡拉OK的第一字

“TV”为MTV的后两字组合成KTV

“KTV”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唱吧

可以跳舞、唱歌还能喝酒

对于小型聚会是第一选择

 

 

20 世纪90年代中期

中国大陆第一家量贩式KTV在上海开业

根据前瞻展业研究院

于2017年发布的一项报告

KTV以近46%的比例

名列年轻人日常娱乐消费结构的前茅

KTV的形态

也从传统的量贩式向移动自助式进化

隐于电影院、酒吧、餐馆等空间之中

在深夜里

当你想用音乐抒发情绪时

去KTV总比待在自己屋里要好

不然

怎么嘶吼《死了都要爱》

 

 

在这里

拿麦克风的不一定是专业选手

端起酒杯的不一定是酒地花天

怎么让体内的冰雪化为洪荒之力

怎么在日常琐碎中点燃激情岁月

就怎么摇摆

三五知己在厢房的有限空间里

自由安放肉体与灵魂,任其缠绵

随意切换高亢与低吟,任你逍遥

你的空间你做主,你的情绪你承担

“KTV”

其实就是隐于魅惑夜色中的一处别院

 

可见

“清吧”与“KTV”

是城市夜色中的一对“双生花”

彼此呼应又各自独立

深爱对方又竞相斗艳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心随情动,身随律动

小家碧玉,大隐于市

“清吧”与“KTV”

就是城市夜色经济中的这样一对“双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