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眉山门户应该再向前20公里!

?【文言博语夜话】

闲聊眉山门户应该再向前20公里!

 文博堂观点.文博

 

 

文博堂机构

2012年来到眉山

当时策划的项目是岷东新区

与岷江现代农业园

顾问的项目是东坡城市湿地公园

与“两宋荣光”眉州大道

所谓“两宋荣光”

是眉山当时唯一的城市之门

也就是现在的四座仿宋门楼

分别为

安澜门、文明门、阜城门、拱极门

记得当时眉山的宣传与招商手册

标明成眉距离60-70公里

无疑"宋荣光"既是东坡故里的两宋门户

也是眉山市东坡区的门户

更是眉山市本级的门户

也就是说

到了“两宋荣光”才算进入眉山

 

 

文博堂观点认为

2014年之前

“两宋荣光”作为眉山的城市之门

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2014年以后

随着彭山县撤县建区

升级为眉山市本级以后

成都到眉山的距离就大大缩短了

眉山市本级原本只有一个东坡区

彭山改区后

眉山从此进入“双区城市”时代

那么成都到眉山市本级的距离

一夜之间成为成都到彭山的距离

因为彭山已经成为眉山主城区之一

所谓市本级城市

就是由若干个区级城市组成的市级城市

于是乎

成都市区到眉山市区由原本的70公里

因彭山改区而缩短到4050公里了

 

 

 

然而,至今为止

我们看到眉山官方对外招商时

介绍成都到眉山的距离

包括民间老百姓之间的调侃

还习惯性地说成70多公里

那么彭山成为市本级后又在何方呢

有意思的是

彭山一不小心也把自己说成

彭山到眉山市区的距离为12公里

更有意思的是

彭山的朋友习惯性说

我们到眉山吃饭吧

我说,我们已经在眉山了

彭山的朋友又说

我们到市上去吃饭

我又回复,我们已经在市上了

就像成都武侯区的人

到青羊区去吃饭

不会说我们去成都吃饭吧

如此我们发现

彭山人忘记自己就在眉山市区了

县改区六年过去了

可是这个习惯还是改不过来

12公里的数字

其实只是彭山区到东坡区的距离罢了

 

 

为此,文博堂机构认为

最主要的原因

是眉山人更习惯与依赖

“两宋荣光”作为眉山之门

其实“两宋荣光”从城市之门

已经升级为东坡故里的

文化地标,建筑地标,精神地标

而“两宋荣光”作为城市之门的意义

也在慢慢退出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

因“两宋荣光”基于东坡区与彭山区之间

在互通功能的基础上一跃成为

眉山市本级城市的“中央地标”

而眉山市本级之门

应该再向前向前向前

也就是往成都方向

至少前进20公里

也就是眉山市彭山区高速互通路口

在此处,应立上“眉山欢迎您!”

 

 

也许有朋友说

所谓70公里

是成都市政府到眉山市政府的距离

我们暂且不论这种算法的科学性

但我们要知道

当时眉山市政府选址的时候

毕竟是没有彭山区的

如果有人从成都前往眉山彭山区办事

而你给他的介绍却是70公里

或者你告诉他到了彭山离眉山还有12公里啰

不就误导了人家嘛

也许还有朋友说

新津和双流都改为区了

按文博堂的观点成都之门

是不是也要树在新津和双流边际

那么眉山到成都就没有距离了

其实这是一个伪概念

 

 

为什么呢

因为成都不一定要向眉山打开城门

而眉山一定要向成都打开城门

就像眉山也不要向乐山特意树立城门一样

比如仁寿要争当眉山副中心城市

所以仁寿的门户“仁者寿”

树在眉山市本级与仁寿县城之间的

仁寿黑龙滩

同样仁寿的门户不会树在

仁寿与青神之间

同样眉山的门户之方向和目的

也不会树在眉山与乐山之间

因为成眉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也是当下热门

如果我们还习惯于成都到眉山70余公里

还习惯于眉山市要过了“两宋荣光”才算眉山

还习惯于不到东坡区就没到眉山

那么我们许多思维和意识

还停留在老眉山县,甚至乐山、峨眉山

 

 

当然城市之门

不仅是一个物业概念,地标

还是一个空间概念,时间概念

意识概念,开放概念

表面上看

这只是一个成都到眉山距离的说辞问题

实际上这也是眉山与成都之间

眉山门户应该在哪里的问题

更是一个成眉一体化的形象课题

还是一个眉山市本级两区一市的

意识加强的问题

也许会因为新眉山门户的建立

让东坡人和彭山人都知道

我们都是一个市本级

我们都是眉山城里的人

当然更让外来的眉山客人知道

当你进入彭山区

也就到了眉清目秀、山外有山的眉山

也就到了东坡故里、天府眉山

所以

眉山城市之门应该再向前20公里

上述权当闲聊,抛砖引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