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改街名,就是挖城市的墙角! 文博堂观点.文博 在成都,受邀为这座城市的城市文化做一些事情 事前查阅了许多关于成都的城市文化 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跑了档案馆,查了博物馆 知道了成都许多古老的传说 然而这些传说都和那些天长日久的“街道名称”血肉相关 但非常可惜,拿着书本再去逛成都,许多街名已不存在 那是许多挂着巷子故事,长着城市胡子的街名啊…… 无独有偶,看到武侯区政协副主席蔡振雄同志的一篇小文章 在此我选登如下:题目是“街名有文化,市民有面子” “成都先前有“粪草湖街、杀猪巷、鸡市街、骡马市、牛市口”这样的街名 因名称不雅、道路扩建等 前三个街名消失了,后两个成了片区名 街名可不是小事,“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 随意改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 而在成都地铁3号线,经过“衣冠庙”(这是纪念关羽的地名) 不叫这个,反而叫“高新大道” 且不说此名太“大路货” 此地段也实在与“高新”八竿子打不着 再如,二三环间修了一条环线路,取名“中环路” 难道还有内环外环、上环下环不成? 凡此种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我猜,很多市民跟我一样,也曾为此被外地宾客奚落过 试想:要是咱们的街名葆有特色,人家也许就会当面赞美了吧。” 看了上述,为此感到非常惋惜,为这些街名的丢失与篡改感到痛心 我并非完全主张把那些名字找回来又贴上去 但我主张这些寓意“城市映像”和“城市记忆”的街名 不要随意丢弃与改动甚至篡改 那样我们丢失的不止只是街名而是文化 危言耸听的说法就是: 随意改动街名,就是挖城市文化的墙角! 墙角挖松了,城市就会空心,随之会慢慢的坠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