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文博堂观点.文博
我的母亲今年七十有六
首先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但最终因家贫如洗读不下去
然后是童养媳
后因包办婚姻,跑到百里之外的农场
那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母亲给我的恩情不完全在于她生育了我
小时候家里穷我订阅的杂志和购买的书籍
至少占了家里一半的收入
前几日到曾国藩的富厚堂
得知那清朝年间穷山贫水的山坳里
也有许多外文书籍
我也是如此,80年代我的家里
就有《资本论》、《红与黑》、《悲惨世界》
就有《收获》、《萌芽》、《散文》、《上海文学》
而80年代初我出生农场还是点油灯的茅草棚
无疑这些都是母亲节衣缩食给我的补给
所以母亲对我最大的恩情就是扶助了我向上的成长
如果说我现在终于成了一个比较有出息的人
都是因为我的母亲
最早发现我有出息的人就是母亲
所以母亲不是把我当作儿子在喂养
而是一早就在把我当作才子在扶佑
母亲很少“无病呻吟”
即使病痛也是面带微笑
我很少见到她对生活对亲人的抱怨
即使父亲成为反革命时候,我求学曲折的时候
家庭遇到穷途末路的时候
母亲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父亲八年前过逝,比母亲先走了一步
我有两年时间异常难过,但常常安慰我的却是母亲
这个时候我才猛然发现母亲许多的独自坐立
也就是母亲偶尔散发出来的孤独
没有了父亲,我便把母亲带在身边
无论是上海,还是老家
无论是假期,还是节日
无论是出差之前,还是归来得太晚
我尽力而为的和母亲待在一起
我是母亲的儿子
也想成为母亲晚年的拐杖
我的儿子大了,不用多拥
但我抱得最多的就是母亲
于是有人称呼我为大孝子
不但“孝”而且前面加了一个“大”
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大奖励和收获
母亲,我知道无来生,但这一生因为有你
我不虚此行
我不枉此生
我和我的母亲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