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的人文型智慧城市!

我以为的人文型智慧城市!

文博堂观点.文博

光有智慧城市不够

我们需要的必须是人文型智慧城市

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

集中的表现来源于

上海交大2014年城市科学春季论坛会议

就在那一次论坛会议上

有专家抛出了这个人文型智慧城市的理念

其实,翻开文博堂城市营销大讲堂的日历

我们早在2011年的无锡移动课堂中

本人就提出了

人文关怀的智慧城市之说法

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有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和量化指标

我们也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框架和量化指标

但是我们没有人文城市的标准和指标

因为人文型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文化城市

也不是简单的以人为本的城市

说到人的身上,通俗的讲就是

这个人是有文化的聪明人

显然这是很杰出的人

城市也一样

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清这样的标准和指标

即,什么是人文型智慧城市

显然,标准与指标需要国家机构和有关部门来设立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理论体系

可以参考的我认为还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初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可以参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不多

但我认为苏州就有这样的趋势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人文型智慧城市呢

因为我们害怕也要防止成为

物质上最高成就和人文上最坏状况的城市

这就是国际上所谓的罗马化陷阱

大家心知肚明我们的城市化有这种倾向

显然,我们的城市化和城镇化

一定要吸取人类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

我们不要在智慧城市的量化和指标上过于大方

而在人文化城市的量化和指标上过于吝啬

 

我以为人文型智慧城市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它是

文化人文型

即,城市的文化应该人文化

而不应该过于的官方化和意识形态化

甚至是整齐划一的

然后它应该是

科技人文型

即,城市科技是为人服务的

不是所谓的为城市服务的

比如:现在的城市智能化

都在一味的为城市交通服务

而没有更加重视为人的居住和生活服务

所以智慧城市的第一个单元应该是智慧社区

然后又是

管理人文型

即,城市当然要讲管理

但我们的城管就不是人文型的管理

所谓人文型的管理就是服务型的管和理

也就是我们在规范的基础上呈现的是服务

然后就是

产业人文型

显然产业的人文型就是产城融合、产城一体

最后一点就是

城市规划人文型

现在的城市规划不是人文关怀的

比如:过于追求的快速交通

比如:过于追求的棋盘式街区

城市为什么不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街道和马路为什么要一眼看到头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即,让人的生活更加诗意呢

让人的生活更加诗意

许多专家认为尚处于启蒙阶段

但已展现出巨大的理论魅力

给多少市委书记和市长留下了广阔天地

也给我们这些城市规划者和策划者

留下了无穷的梦想空间

 

所以,我等认为

人文型智慧城市就是

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

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以人们的诗意田园梦想为主要生活方式

以人文关怀为主要服务形态的管理方式

这样的城市显然是我们所追求的

即,文化人文型+科技人文型+管理人文型

+规划人文型+产业人文型=人文型智慧城市

也就是物质上最好,人文上最优

基础设施最智能,管理平台最服务的

人文型智慧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也就是人文+智慧才是好

也就是人文+智慧才更好

 

【文博先生相关论文节选】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