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的碉!
文博堂观点.文博
我在外地推广金川
往往只说金川的七个一,这就是
“金川的一女、一花、一叶
一碉、一海、一庙、一城”
也就是金川的七个一
一女是东女,一花是梨花
一叶是红叶、一碉是石碉
一海是情人海、一庙是观音庙
一城是阳光之城金川红军城
今天不说其它六个一,只说“碉”
著名学者马长寿先生说
“中国之碉源出四川,四川这碉源出金川”
这就是美丽智慧勤劳的
嘉绒藏族文化对丰富战争艺术的杰出贡献
金川不只是碉多,而且碉的建筑风格最丰富
还有亚洲第一碉的“中国碉王”
在金川遍布全县的数百座碉中
建筑型态有4棱、6棱、8棱多种石碉
甚至还是极为罕见的13棱碉
金川碉的结构
碉在立面上呈下大小上小的台锥形
碉顶外沿出碉身0.10米左右成首
凸顶角作尖角耸立
给人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
碉内通常分为五至十一层
多则达十四层
也有极少数有几十层,但没有十三层
(这里的人认为十三层这一数字不吉祥)
树立在金川县马尔邦乡的“中国碉王”
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是原来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寨碉
有一个美国的著名记者索尔兹伯
在金川的石碉与中国碉王面前惊叹
“这是世界建筑的奇迹与东方的明珠”
我第一次到金川时
首先震撼我的就是在这漫山遍野的红叶中
矗立的各式各样的碉
再后来又见到这枚壮哉的“中国碉王”
更是肃然起敬、叹为观止
它是那样的安静、悠然、巍峨
它是那样的耸立、挺拔、壮美
碉者,碉楼也
关碉者,守卫关口的碉楼也
一碉当关,万夫莫开
依山据险,屯聚相保
烟消云散,往事如烟
过去的碉也许给金川带来了一时的安宁
但给金川留下的是永久的战争记忆
今天的碉也许给游客带来了一时的惊叹
但给金川留下的是永久的不倒的灿烂文化
金川的碉在战争年代
是一把直刺云霄的剑
乾隆两战金川
也视金川的碉为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金川的碉在和平年代
是一只托起太阳的手
是金川天地之间的风水宝碉
乃金川“神针”也
过去、碉是防御、碉是战争、碉是生活
今天、碉是文物、碉是景观、碉是精神
金川的碉是我文博堂研究所
为金川做咨询顾问的精神堡垒与谋划方向的明灯
金川的那枚“中国碉王”
更是我等为金川做文化、旅游、产业等方案的
地理坐标、文化坐标、精神坐标
金川的碉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指南针
金川的碉是
阳光之碉、快乐之碉、浪漫之碉、金色之碉
金川的碉,永远的嘉绒文化,华夏魂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