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给后世博中国馆定位的!

我们是怎样给后世博中国馆定位的!
文博堂观点.文博
“世博轴,世界轴”
是文博堂机构的经典案例
参与策划及规划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策划机构众多
文博堂机构不但是其中之一
而且成功的策划了世博轴的创意与空间布局
世博轴乃世博会世博场馆的核心亮点
也正因为如此
世博会后世博馆怎么办
特别是偌大的红色“中国馆”怎么办
我们再次受邀参与策划
现在呈现在后世博馆中的“中华艺术宫”
就是来自文博堂机构的后世博经典案例
我们给中国馆的文化气质定位为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并用一个大写的“华”字
演绎成中华艺术宫的主打标识
我们给中国馆的游览走廊定位为
“东方足迹,神秘之旅,低碳行动”
我们给中国馆的学术活动定位为
“现代艺术收藏保管,成列展示
学术研究,普及教育,对外交流”
我们给中国馆的营运原则定位为
“公益性质,社会效益
严格学术标准,恪守博物馆伦理”
我们给中国馆的营运目标定位为
“国际知名,亚洲一流,国内领先”
我们给中国馆的营运模式定位为
“国际性,专业性,开放性”三性合一
理事会决策+学术委员会审核
+基金会支持三位一体
当然后世博及中华艺术宫的主题定位
还是一个文旅事业与产业的定位
最终还是一个上海文化客厅的大定位
 
中华艺术宫共计16.68万平方米
展示面积近7万平方米
我们为此设计了35个展厅
公共教育空间就占到2万平方米
配套服务面积3千平方米
最后的定位分为两馆、一中心
两馆为:
中华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一个中心为:
中国“上海艺术中心”
取名“中华艺术中心”
我们认为
中华艺术宫就是上海的文化客厅
它首先填补了
上海艺术博物馆体系的空白
又建立了
上海艺术博物馆系完整的格局
使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
终于有了一个与之匹配的东方艺术殿堂
现在回过头来看
中国馆在世博会后告诉人们
中国的文明如此“大”
那么中华艺术宫在世博会后告诉人们
中国的艺术如此“雅”
当然
更多的体现与延续了
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口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