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旅游才好,以太湖和洞庭为例!

【文言博语夜话】
生态好、旅游才好,以太湖和洞庭为例!
文博堂观点.文博
 
上个月我们完成
“太湖全域旅游的规划策划总方案”
对太湖的生态保护与宜居宜游感触颇深
太湖湖泊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
湖岸线全长近400公里
虽然横跨江浙两省
涉及无锡、湖州、宜兴、苏州等城市
但管理有序、经营有善、保护有道
却是如此的湖光水色、青山绿水,游人如织 
不由得想起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
在十九大后首次考察西洞庭 南洞庭时
严厉指出:
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出重拳、治沉疴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要下决心淘汰落后污染产能
让母亲湖早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杜家毫书记在视察途中
发现洞庭湖上采砂船,运沙船来来往往
其河道采砂乱象丛生,屡禁不止等现象
杜家毫更加严肃的说:必须重拳出击,铁腕治理
并再三强调: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在于生态
要加快转变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可见杜书记对洞庭湖生态的现状是不满意的
关于加强洞庭湖生态保护的措词是强硬的
文博堂机构近年来多次走访南洞庭
对此感同深受
回顾这么多年来
西洞庭与南洞庭生态保护欠佳
旅游经济偏冷,游人稀少,环境较差
纵观太湖的生态保护
与旅游经济形成截然相反
虽然太湖也有过蓝藻事件的惨痛教训
这其中有一点就值得我们注意
就是太湖从景点旅游回归到全域旅游
就是从湖泊造景回归到生态呵护
就是从小众时代回归到百姓人家
文博堂机构为太湖产生的全域旅游策划方案
其核心思想与主题定位

就是“三生三态”的“太湖新模式”
即,
生活、生态、生产+景态、文态、业态=三生三态
这个太湖新模式的三生就是:
“生活彩色、生态原色、生产绿色”
三态就是:
“景态大景观、文态小景观、业态微景观”
正因为文博堂这三生三态的定义与定位
使“太湖全域旅游规划策划总方案”
在方案评审时受到官员,专家特别是环保部门
环境保护组织与志愿者的齐声喝彩
一致给予“三生三态太湖主题模式”高度评价
使其太湖全域旅游方案
一“会”而过,一“案”定音
为什么
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了
保护为先,产出为辅
生态为先,景点为辅
肌理为先,开发为辅
其成果就是:即保护了生态又镶嵌了旅游
其实总书记习近平讲得好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话的哲理就在于
保护好了青山绿水就是保存了金山银山
正如当年唐伯虎对太湖的赞美:
垂虹不是坝陵桥,送客能来路亦遥
西望太湖山阁月,东连沦海地通潮
酒波汨汨翻荷叶,别思茫茫在柳条
更欲传杯迟判袂,月明倚柱唤吹箫
生态好,旅游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