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农业品牌建设不能光盯在田头,还有桌头!

文言博语夜话

 文博/农业品牌建设不能光盯在田头还有桌头!

文博堂观点.文博

农业品牌的消费春天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60

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在吃的方面

对农业品牌的消费需求内涵和外延

都在极速的的扩张

城镇居民不仅

要购买原滋原味原料农产品

更需要购买精工细做的深加工

食用农业品牌

也需要越来越多的

农业食品的消费供给服务

城镇居民也包括一部分农村居民

他们对农业的需求

不仅是饱口福还要饱眼福

更需要一种心理安慰

消费者必然对农业品牌

提供更强大的推动作用

也就是从田头到餐桌

一条龙供给及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及农业发展

是以卖原料为主要的市场形态

大家都在忙着生产田头的初级产品

也就是卖原料居多

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

农产品附加值普遍底廉

对农民收入带动的作用及潜力发挥很不够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

我们国家的是2.2:1

我们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来看一下

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链的结构

是什么样的格局呢

在美国消费1美元的食物

它的价值链的增值是怎么分解的呢

农场生产初级产品环节只占10.4%

在美国你买1美元的食品

农场初级产品生产环节只占10.4%

具体说,生产环节增值占了10.4%

食物加工环节增值占15.3%

包装环节占2.5%交通环节占3.2%

批发环节占9.1%零售环节占12.9%

饮食服务环节占到了32.7%

这还没完

能源环节占了5.1%,金融保险占了3.1%

广告占了2.5%其他占3.2%

这就是农业最发达国家

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比率

最重要的环节是在食品服务环节

所以我们在给湖南第一个

地级市区域农业品牌“永州之野”

产生的品牌建设方案中

给出的品牌建设占比就是

永州之野的初级产品环节控制在20%

其中深加工环节30%

也就是把永州之野的“野”字

转化为品质的“品”字

不要以为“野”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其实野的东西仅仅是农耕文明的结果

我们打造永州之野品牌的任务就是

要把永州之野农耕文明的结果

转化为现代文明的成果

还有50%就是

永州之野的品牌塑造

这其中就包括了城市文明的形象包装

以及市场文明的服务

也就是永州之野供给侧的

重新设计与改革

“兰溪大米”同样也是如此

来到餐桌上的兰溪大米

已经不是原材料的那个兰溪稻谷了

所以我们农业品牌建设

不能光盯着田头

不能光盯着农耕生产环节

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品牌建设

它有完整的链条

这里面包括包装 运输 批发 零售

食品消费营销等等都离不开

农业品牌建设

特别是区域品牌建设切莫光盯着田头

更要注重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