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警惕“收缩型城市!

【文言博语夜话】

文博/“警惕“收缩型城市!

文博堂观点.文博

 

文博堂机构开始注意到

近年来国内出现

一批又一批的收缩型城市

比如

开封、绥化、齐齐哈尔、七台河

黑河、鸡西、伊春、双鸭山、鹤岗

吉林、白城、白山、松原、四平

通化、辽源、锦州、鞍山、抚顺

本溪、阜新、丹东、巴中、内江

广元、通辽、安康

这些城市的人口

不增反而急剧下降

而这些城市的乡村

也并非是吸引人安居乐业的乡村

因此让这些城市的

人气、商气

以及

人才、产业的

急剧收缩

城市的主角仍然是人

一个城市的人口急剧下降

就是一个城市的急剧收缩

 

关于“收缩型城市”

(shrinking cities)的概念

最早由两位德国学者于1988年提出

2004年

收缩型城市国际研究网络

(Shrinking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沿用这一术语

并将之定义为

“人口规模在一万以上

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

面临人口流失超过两年

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

 
城市收缩

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形态

它是与城市增长、平稳发展

和复兴相连的一个发展阶段

不管在社会发展的哪个时期

城市积极增长应该是主流

如果出现动能不足的收缩

就要提醒我们警惕了

国家发改委官网在4月8日发布的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

重点任务》中

首次公开提及“收缩型城市”

指出

“收缩型中小城市应瘦身强体”

显然事实并未如愿

目前,在中国

就衡量收缩的人口基数

收缩的时间年限和人口规模等问题

学界并未达成共识

被引用得较多的数据来自两位学者

一位来自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的特别研究员龙瀛

他认为在2000年到2010年间

中国有180个城市的人口在流失

1/3的国土人口密度在下降

另一位来自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的副教授吴康

他则称在2007年至2016年间

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

这数据有一点吓人

当然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有文章总结出了

收缩型城市的四种类型

是资源枯竭导致的收缩

也就是“鹤岗”这一类

是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

比如东北的一些重工业城市

是偏远城市的收缩

这些城市,既不靠近港口

又不靠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

比如

甘肃定西、内蒙古呼伦贝尔

黑龙江齐齐哈尔、广西河池

等城市

是大城市周边的收缩

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

周边城市人口

不断向核心城市涌入

比如北京周边的三河、高碑店

成都周边的都江堰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黄鹤在论文《精明收缩:

应对城市衰退的规划策略

及其在美国的实践》中

以位于美国俄亥俄州

东北部的小城扬斯敦为案例

说明“精明收缩”策略如何实施

扬斯敦

曾经也因矿业的发展而兴起

之后面临衰退,人口也持续减少

2010年时人口只有8万

是高峰期的一半

扬斯敦改造城市的前提

最重要的是承认自己是一个

小巧玲珑的城市

具体做法则是

在全市范围内

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清理

拆除一些

废旧建筑并改造成为绿地

与俄亥俄交通部进行协商

发展优化城市环境的项目

这些案例

值得中国城市的借鉴

 
 
就城市收缩的四种类型

其实第四类收缩倒不用特别担心

因为随着中心城市、都市圈

和城市群战略的明确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也可能

产生外溢效应

从而带来新一轮的扩张

只是在新型城镇化

高速而平稳的发展中

居然还是出现这么多收缩型城市

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

无论是问题,还是课题

文博堂城市研究所认为

都是我们值得警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