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浅谈西南各大新区的识别度在哪里?

文言博语夜话

文博/浅谈西南各大新区的识别度在哪里?

文博堂观点.文博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不能说是在一夜之间

就说在近五年吧

在成都周边不到60公里的地方

忽然涌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新区或新城

暂且不论这些新兴经济体的产业

有何差异性

因为,产业差异性的定位

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只说这些新区的识别性在哪里

 四川天府新区,眉山天府新区

成都高新开发区,空港产业园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东部新区,眉山东部新城

成都、德阳、眉山、资阳

各市的新区与新城约42

全部扎堆在成都周边

如果我们实在分不出

他们的产业定位的差异性

那么我们能否辨别清

哪一个是哪一个呢

根据最近文博堂的一项成都都市圈

大型经济体品牌形象的调研报告

有趣地发现

被问到的

127家知名企业和43位区域投资者

超过整数的一半

还是分不清楚,也讲不明白

这些新区与新城的名称、符号与特质

也就是对这些新区的品牌形象之印象

很模糊、很混淆、很混乱

一个新区的品牌形象是由哪些组成的呢

通俗的讲就是一个新区的特质

 

而一个新区的特质

是由“颜质、气质、品质”三质组成

从技术层面来讲

一个新区的整体品牌形象

是由新区的品牌形象系统工程组成

也就是新区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我们把它称为新区的VIS

只可惜,成都周边的新区

虽然出生的基因不同

但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再来看上海周边的

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漕河泾

闵行开发区、嘉定新城

苏州工业园区、常州高新区

无锡太湖新城、泰州经济开发区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

即使上海周围

数百个新区新城和经济体

但个个都是亭亭玉立、各有风姿

我们都能分辨出

哪一个是哪一个

长三角的新兴经济体

在产业发展方面

都有一定的相向性和相同性

 

但用什么

来进行差异性的定位与发展呢

肯定的回答是

用品牌形象,用识别手册,用城市特质

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品牌形象

反过来制约与激发产业的差异性发展

因为,新区与新城的品牌形象

不仅是一种形象定位

更是一种姿态定位

还是一种发展定位

文博堂机构先后为

苏州工业园区,浦东新区

张江高科,太湖新城

南通经开区,嘉定新城

崇明岛生态区等江南新兴经济体

策划其产业定位的同时

又紧接着受邀为其设计品牌形象系统

近五年来

又为西部的贵州苟江开发区

四川天府新区及眉山天府新区

四川仁寿经开区,岷东新区

金象化工园区、天府智能新城等

新区新城策划设计品牌形象

目的只有一个

让受众特别是投资者知道谁是谁

哪一个是哪一个

也就是各大新区的识别度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