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典范——益阳市赫山区“赫山

赫山区

赫山区,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地处洞庭湖畔,东邻湘阴、望城,南界宁乡,西接桃江,北临资水。区境西南为雪峰山余脉,最高点碧云峰海拔502米;中部地面起伏平缓,丘岗与平原相间;东北部为滨湖平原,平坦开阔,耕地连片,土壤肥沃,为全区主要农产品基地。区域总面积1285平方公里(不含高新区),辖12个乡镇4个街道及1个工业园。
2015年,赫山区现辖笔架山乡,欧江岔、新市渡、泉交河、八字哨、兰溪、岳家桥、衡龙桥、泥江口、沧水铺、谢林港10个镇,赫山、桃花仑、金银山、会龙山、鱼形山、朝阳6个街道。 
赫山区是益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长铁路、洛湛铁路在此交汇;资水经洞庭湖口与长沙直接相通,内河四季通航。赫山名人有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人民作家周立波等。2013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行政区划

2005年后,赫山区辖共辖12个乡镇、4个街道和一个工业园:
2015年,根据益阳市赫山区乡镇区划调整方案,益阳市赫山区共减少2个乡级建制,现辖笔架山乡,欧江岔、新市渡、泉交河、八字哨、兰溪、岳家桥、衡龙桥、泥江口、沧水铺、谢林港10个镇,赫山、桃花仑、金银山、会龙山、鱼形山、朝阳6个街道,总面积1278平方千米,总人口92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洪家村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

赫山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地居洞庭湖西缘和资水尾闾,地理坐标为:北纬28°16′至28°53′,东经112°11′至112°43′。东邻湘阴、望城两县,南界宁乡县,西接桃江县,北望资阳区。

旅游资源
新市渡竹林风景区北部有桃益公路,西抵八方山,南连蛇山,东临高村。竹林面积近26.67平方米,是益阳有名的竹旅游景观。景区内的金猫山,满山楠竹,根根粗壮,成竹平均胸径在22cm以上。 
会龙山佛教文化公园位于益阳市西南区的会龙山上,占地1.86万平方米,四周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集名古迹和现代园林建筑为一体。内有白鹿寺、栖霞寺、广济寺、何凤山墓地、何凤山感言碑廊等相关景点。 
白鹿寺位于益阳市城区资江南岸的白鹿山上,毗邻会龙山。寺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距今约1200年。白鹿寺建在资江南岸的白鹿山上,距离资江一桥仅200余米。它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古寺鼎盛时期有四进,第一进为弥勒佛殿,左右为四大天王;第二进为观音殿,左右为佛学堂;第三进为大雄宝殿,左右为十八罗汉,左
周立波故居周立波故居
厢房为禅堂,右厢房为斋房,第四进为药师殿、藏经楼。 
周立波故居座落在谢林港镇邓石桥村的清溪冲,距益阳市区仅8公里,是一座具有益阳山乡特色的典型农舍,六缝五间,砖木结构,上盖小青瓦,为祖父在清代末年修建。两厢为住房,中间为公共堂屋,房前有一口水塘,房后是一片竹林和茶树山。周立波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他一直同父母亲生活在周家老屋。 
碧云峰位于赫山区沧水铺镇境内的碧云峰,古称熊湘山,又称清修山、青秀山,是衡岳72峰之一,峰高海拔502米,周围100余公里。观其全山外貌,形似九江匡庐,故自古有“小庐山”之称。

地方名人
赫山区的名人有夏曦、欧阳笛渔、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抗日名将肖山令、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历史学家周谷城、何凤山、红军师长曾士峨、唐铎、革命活动家高文华、原中顾委委员曾三、文艺评论家周扬、人民作家周立波、左翼作家叶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