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论 由上海文博堂城市发展研究机构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历时7个月,就慈溪12·5时期发展定位,在慈溪进行了认真扎实的调查与研究,先后走访了慈溪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与公务员,广泛征求了慈溪各乡镇基层干部和群众及文化、民主等人士的意见,并与上述各界人士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沟通与交流,并就“慈溪12·5时期发展定位建议”由文博堂机构文博士多次向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座谈会进行了交流与汇报。在此就慈溪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发展之定位与口号及建议征求慈溪广大干部与群众的意见。 二、 慈溪城市文化主打定位建议 慈溪城市文化概括起来有慈孝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徐福文化、围垦文化、青瓷文化、佛教文化、儒商文化、工业文化等诸多慈溪文化,但文博堂从城市文化主打定位与城市营销的角度出发,整理与总结出慈溪的“慈文化”,又高度概括为“三慈文化”,分别为“1.慈善文化,2.慈商文化,3.青瓷文化”,简称为“慈善文化,慈商文化,瓷器文化”,浓缩为“慈器,慈善,慈商”。 上述慈文化的“三慈文化”主打定位的理由有三 A.三慈文化相对其他城市的文化来说,有一定的差异性与唯一性 B.三慈文化与慈溪历史文化紧密相关,有极强的相关性和原创性,有极强的慈溪文化个性 C.三慈文化从语言结构与营销角度出发,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有一定的震撼性 城市之争,最终是文化之争,慈溪主打文化的定位一定要突出慈溪主要文化的精髓,又要便于营销与推广,又要与其他城市有相对的差异性与唯一性,上述“慈文化”的“三慈文化”主打定位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路与原则进行挖掘、提炼与高度概括而来的。 三、 慈溪城市形象主打定位建议 慈溪的以往的城市形象,受众与外界认为是慈孝与慈善的城市,是工商名城,是制造业相当发达的城市,但也留给受众的城市形象是小作坊与工厂式的城市,是打火机制造之都,是民工式打工型城市。那么慈溪城市形象必须与时俱进,就必须对慈溪12·5时期的城市形象进行重新定位与包装。在此文博堂综合广大专家、慈溪干部群众、慈溪文化与企业界人士的意见,产生了如下慈溪的【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