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慈溪做12.5规划!

⊙文博堂为浙江慈溪城市产生12.5时期发展规划建议方案的实录

  文·文博

 

序:我率领文博堂专业团队,并邀请了中南大学周文辉教授与我的学生杨炎城先生于20109月至12月,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为慈溪的城市文化定位、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商业定位、城市经济定位、城市未来5年发展战略定位,产生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可行性方案,并得到了慈溪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认同与肯定,并接受了慈溪市委政策研究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会的审核,并顺利通过。

 

一、接受慈溪市委政策研究室的邀请

20109月上旬的一天,上海的天气正是夏末初秋,一片暖色,风和日丽。像往常一样早上7点我就来到我的工作室,打开文博堂的信箱一则陌生的邮件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浙江省慈溪市市委政策研究室孙先生(科长)发来的一份邀请函,内容为:"文博堂机构文博先生您好,我受慈溪市政府徐华江市长的委托,并代表市委政策研究室邀请您为慈溪城市定位与发展出谋划策;重点为"慈溪12.5规划的战略定位"产生一个建议性的方案……。"我想了一下并回复:"非常感谢慈溪政府与您对文博堂和我本人的厚爱,但我要约半个月以后才可带团队前往慈溪拜访您,届时再面议……"

二、微服私访慈溪,寻找慈溪第一印象

也许有人会问,像文博堂与我这样的城市服务型的策划企业,接到客户的邀请而且是中国首富之一的慈溪政府的邀请,应该第一表现是激动与兴奋,然后就是立马驱车前往,然而我为什么要半个月以后再去慈溪呢?难道就不怕夜长梦多,错过了机会!但文博堂做事有一个惯例,有一种风格与精神,当然也许是一种策略,因为我首先考虑的是我对慈溪只是"有所闻,而不所见"更谈不上对慈溪这座城市的熟知与了解,所以我必须要给自己与团队挪出一段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去感受慈溪、亲近慈溪。也就是换一个思维想一想,半个月后当我坐在慈溪政府的会议室,我能对慈溪说出个一二,那种效果远比我现在立马赶到慈溪只能谈业务而不能多谈慈溪要好的多,这也是文博堂历年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见面物实,先声夺人"的做事做人之作风、之精神、之策略……

第二天我便带领文博堂城市营销研究所的精干团队微服私访式的来到了慈溪,所谓微服私访就是不与慈溪政府相关人员打招呼,不惊动甲方,那一次我们在慈溪一住就是七天(把手上的其他事推掉、或者委托给副手),我们在慈溪串街走巷,白天以生意人的身份看慈溪的企业,晚上以游客的身份逛慈溪的街市夜景,我们游慈溪的名胜古迹,吃慈溪的农家小菜,与慈溪的出租车司机侃大山,与慈溪打工的民工聊天,在书摊上找慈溪的报纸,在宾馆里翻阅慈溪的简介与画报,在商店里抚摸慈溪的产品,在电脑上点击慈溪的网站,一句话:如同一条游鱼一头扎进了慈溪的这座城池……

七天以后回到上海我们脑海里基本上对慈溪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慈溪位于上海杭州湾大桥的另一端,与上海遥相呼应,一桥相承,慈溪是一个有103万人口的县级城市,慈溪的经济定位一般在浙江排二,在全国400多个县级市中排在前八位或者十位,慈溪在2010917"中国福布斯"排榜中为中国十佳县市级城市,慈溪2009年的GDP63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比我老家湖南益阳那个地级市还要多出近200个亿),慈溪201011月份政府财政收入就突破了100个亿,慈溪人均GDP将近1万美元,城镇居民年均收入突破2.8万元人民币,农民年均收入也达到了1.5万元人民币,慈溪占全国六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占全国五百分之一的生产总值,占全国四百分之一的净出口,而土地却仅占全国的八千分之一,慈溪是全国著名的工商名城,平均不到四户有一户办企业,慈溪是中国著名的家电之都,占市工业总产值的35%,慈溪是全世界著名的打火机制造之都,全世界每十只打火机有七只是慈溪生产,其次慈溪是著名轴承之都、轻纺之都,也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慈溪"二字的由来是因为"董黯侍母"的典故(只可惜如今这个典故发生之地已经划分到了另一个县市),当然慈溪也是我尊敬的老师余秋雨老师的故乡,慈溪形象手册上的"慈溪"两个字就是秋雨先生所题写……

 

三、桥海人家,活力慈溪,服务化智造型慈溪,初试牛刀,换来一拍即合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慈溪过去的10.5规划与11.5规划其城市功能定位为"制造之都",形象定位是工商名城(慈溪的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只占总值的30%左右,其余70%全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仅占5%不到)那么慈溪12.5规划及以后的5年或者10年又该怎样定位呢?慈溪将怎样在一个中国工厂式的城市之上进行转型升级呢?无疑慈溪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看到与想到了这个问题,因为慈溪是一个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城市,慈溪政府也是一个最具有创新意识的政府,一般的城市在做城市定位与发展之课题时,要么是埋头苦干的关门思考,要么一般是邀请国家的相关机构(比如中国社科院),或者是大专院校的对口专家一起来探讨、破解这个城市课题(但那大多是纸上谈兵),而慈溪市委市政府却在邀请相关政府研究机构学院派的专教授的同时,还特意的,指名道姓的邀请了我们这些城市营销实战者,这就说明了慈溪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思想何等解放,胸怀何等开明,城市营销意识的何等强烈。这正应正了文博堂的那句主打口号:不谈策划,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又过了一个八天,共计十五天。我带着我本人及团队为慈溪产生的初步发展定位建议来到了慈溪,敲响了慈溪市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的门铃,那也是我们第一次与慈溪相关领导见面,而我的见面礼(初步建议方案)他们是否能笑纳呢?落坐以后我还是忐忑不安,当时接待我们的是慈溪市委政策研究室杨利登主任与慈溪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陈永高主任等政府领导,在听取两位主任简单的慈溪简介与交代的课题以后,我第一次汇报了文博堂团队半个月来所苦思冥想的,关于慈溪12.5时期发展定位的初步建议,最后归纳起来两句话:慈溪的形象定位是:"桥海人家,活力慈溪",慈溪的发展定位应该是:"服务化制造型品牌城市"!因为我们认为慈溪只有在制造业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与打造服务业,并初步将制造业转化为服务型的制造业,比如像慈溪的"方太厨具",从一个制造型的产品成为了一个服务化的生活品牌,并最终演示成了一种"方太生活方式",即从"方太厨具产品""方太厨具品牌""方太服务""方太生活"!我当然想像慈溪也应该从"制造慈溪",到一个"创造慈溪"再到一个"服务慈溪""品牌慈溪",至于慈溪的对外形象我们理解为:"桥海人家",因为杭州湾大桥一夜之间改变了慈溪的地域环境,添色了慈溪的人文环境,应该成为慈溪的主打城市形象,下句:"活力慈溪",更是表现了慈溪的制造活力、企业活力、与工商活力和慈溪人的活力。我一口气,约三十分钟阐述了我和文博堂的上述观点与思想,然后我期待在坐的慈溪领导的反应,我记得当时首先是杨利登主任站起身来对我说"先吃饭吧",正因为这句客套话首先让我心有余悸,但又暗自高兴,因为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表现出来的是灿烂的笑容,陈永高主任更是一团和气,我们在慈溪政府食堂共进午餐,虽然餐桌上谈不上丰盛,但两位年轻的主任还是给了我几句话:一是你们初步的提案有一定的深度,这说明你们做了一定调研,这是我们想不到的,第二句话是我们现在可以决定与文博堂合作,给你们两到三个月时间拿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案,但合作协议可以近日签订……,我相信这不是酒话,因为那个难忘的午餐并没有喝酒(这也是慈溪政府的明文规定,当班中餐不饮酒……)。

 

四、走“慈”入魔,入“溪”洗礼,修得正果

 


 

20109月底,我们向慈溪政府汇报了我们的第一次提案后,到12月底这段时间,屈指算来,我和我的团队有四十多天吃住在慈溪,从上海往返慈溪20多次,分别走访了慈溪市的各大局级机关,各大乡镇党委政府,各位慈溪的文化与民主名人,分别向慈溪市委常委五套班子汇报了5次,其中几易6稿,最后产生的方案多达200页,洋洋7万多文字。对慈溪的今后510"城市战略定位""城市文化定位""城市形象定位""城市经济定位""城市发展定位",做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与建议,最终产生了:"关于慈溪12.5规划发展定位建议"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可行性方案。并最终向慈溪市政府徐华江市长,慈溪市委洪嘉祥书记,慈溪市委政策研究室组织的专家评审小组进行了汇报,并顺利通过(以下是我们给慈溪产生的定位概述)。

我们给慈溪的城市战略定位是:以城市化为发展突破,以服务业为发展推手,以制造业为继续发展动力!

我们给慈溪的城市文化定位是:慈溪"三慈"文化:慈器、慈善、慈商

我们给慈溪的城市形象定位是:桥海人家,慈商天下(慈溪对外形象主打口号)

我们给慈溪的城市发展定位是:智造之都,品牌之城(慈溪城市形态定位)

我们给慈溪城市价值挖掘的是:五大价值;即桥海价值;工商价值;上海价值;城市价值;人文价值

我们给慈溪城市区域定位是:长三角城市群经典城市

其中"智造之都,品牌之城"8个字成为了慈溪发展定位的高度概括,从"制造""智造",从"产品""品牌",一字之变,并改变与提升了慈溪的城市形象,也奠基了慈溪往后5年要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既有压力但又能达到的目标!

另外我们对慈溪的城市格局与城市商业规划进行了可行性的规划与定位(见下图)

 


 其中我们又对慈溪2011年至2015年的经济指标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量化与目标的制定(见下图)
 

就慈溪城市定位先后向慈溪徐市长,宣传部长,副市长与有关各局局长进行了汇报与提案,并认真听取与综合了各位领导的意见

 


 

 

就慈溪定位与慈溪政府、企业、文化、民主、统战等人士进行交流并综合了大家的意见与观点

 

就慈溪定位再次走访了慈溪市委常委政法书记张书记、市委常委龙山镇书记孙百南、市政协徐尔元副主席、宗汉街道李洪波书记、市规划局楼树芳局长、市地方志办正副主任等……

 

 


 

就慈溪定位文博堂再次走访并拜访了慈溪政协钱副主席、外贸局何局长、文广局张局长、建设局孙局长、文物管委会厉主任、桥头镇党委严书记、周巷镇党委书记等慈溪诸多领导……并听取与综合了上述领导的意见

 

就慈溪定位文博堂再次走访慈溪各大风景旅游景点,并再次拜访了市政府许文东副市长与市政协钱副主席、并多次拜访慈溪市外贸局何局长、文广局张局长、建设局孙局长、文物管委会厉主任、桥头镇严书记、周巷镇党委书记等慈溪诸多领导……并听取与综合了上述领导的意见

 

 


 

就慈溪定位文博堂在11月中下旬最后又走访了慈溪许文东副市长、人大黄柏寿副主任、贸易局陆局长、逍林镇张书记,听取与综合了上述领导的意见

文博堂产生的方案在1126接受了众多专家评审,参加评审的有中南大学周文辉教授,复旦大学有关专家顾问组,宁波大学王帝硕士,市政协徐尔元、市党校胡文杰、市发改局专家方若波、市规划局专家黄光辉、市建设局专家劳卫星、文化界名人周乃复、市政府政策研究室陈永高主任、市委政策研究室杨利登主任等市内外专家与相关主管领导

 


 
 

文博与慈溪市委政策研究室杨利登主任在方太企业与方太董事长茅理翔先生,中南大学周文辉博士在方太访谈时留影

 

现在回想起来我给慈溪做城市策划的期间,有充实与兴奋,但也有孤独与痛苦,有行业人士说,慈溪是小政府大企业,即企业强势,政府反而弱势,它不像我以往在江苏的苏州、无锡做城市策划,只要政府通过了一切都可以摆平,但慈溪却有不同,我们给慈溪的定位方案与发展建议必须得到慈溪企业界主流派的认同(为此我专门拜访了方太的创始人与总裁茅理翔先生为代表的诸多慈溪企业家),又要得到各乡镇一把手的认同,又要得到各局级机关头头的认同,又要得到市委常委五套班子的认同,又要得到慈溪各文化与民主人士的认同,当然在与慈溪各界人士交流时难免有交锋,有争论,甚至还有局级领导拍着桌子与我PK,也许我走火入魔了,竟然与这些领导对簿公堂式的争得面红耳赤,当然每一次最终都是握手言和,关系好的一塌糊涂,可见慈溪的当家人对慈溪的发展是何等的认真与执着,甚至较劲,所以有同仁笑话我:文博不但是一个慈溪城市定位的策划者,又是一个说客,更像一个布道者,因为慈溪正处在一个要工厂还是要城市?要产品还是要品牌?要制造还是要智造?要富有还是要幸福?是转型多一点还是升级多一点?要制造业多一点还是服务业多一点?城市要不要发展旅游业?城市要不要大力发展综合体商业?城市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城市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慈溪处在十字路口,谁主沉浮?自然到了关键时刻,自然各有道理,各有主张,各有说法,而我代表文博堂所产生的主张,建议与方案自然在慈溪"一石激起千层浪",所以那一段时间我要反复的、耐心的、不厌其烦的讲道理、摆事实的与每一个相关人员、领导、企业家苦口婆心,娓娓道来,又要虚心的、谦卑的倾听与接受和综合慈溪各位人士的意见,但尽管如此,我的观点、我们的方案最终得到了慈溪各级领导与各级人士的共鸣与肯定,慈溪徐华江市长在我们的方案封面上写下了如此评语"文博堂的方案很有价值,既有前瞻性,又有可行性,很好!"所以给慈溪城市做策划的过程也是我接受教育与锻炼的过程,对我来说还是那两句话:"走慈入魔,入溪洗礼,修得正果""不谈策划,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在此,我祝福慈溪!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