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飞地经济”?
文博堂观点.文博
早年文博堂曾参与
苏州工业园区宿迁园区的策划与设计
近期文博堂又受邀参与
川藏园区的前期定位与选址策划
回顾往昔,苏州工业园区宿迁园区
是飞地经济之下的“飞地园区”
如今展望藏川园区
西藏为飞出地,四川为飞入地
两地志同道合,在四川某地合办产业示范园区
则更是四川与西藏两地的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Enclave economy)即指
相互独立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
通过跨空间的合作与开发
实现两地资源互补
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只是原来的飞地经济
其中的两个行政区域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而当下的飞地经济
则出现许多强强联合的飞地经济新模式
比如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与江浙两省
共同合办的飞地经济则不失为珠联璧合
依此而观,飞地经济至少有三种模式
第一,是飞出地投资型
即,由飞出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例如苏滁现代产业园区
就是江苏苏州作为飞出地
在安徽滁州主导基础建设投入
第二,是飞入地投资型
即,由飞入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比如甘孜州与眉山合作的甘眉园区
就是由飞入地眉山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
第三,是两地共投型
即,由两地按照协议共同分担建设投入
比如上海与江苏、浙江合作的飞地经济模式
就是由两地共同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然而,中国的飞地经济与飞地园区
也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从一开始的暗礁险滩、筚路蓝缕
到如今逐步探索出开花结果的模式
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步为营
总结起来,飞地经济有三大障碍
第一是制度型障碍
也就是两地的合作
无疑受到两地政策与制度的阻碍
第二是观念型障碍
特别是较为贫困或者中西部地区的
商品观念、开放观念、价值观念都比较薄弱
从而制约了飞地经济的顺利与快速发展
第三是管理型障碍
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的不同
将可能致使双方在合作中矛盾丛生
文博堂机构以为
成功的飞地经济
要实现一体化、市场化、国际化
所谓一体化就是形成一个主体之架构
所谓市场化就是形成市场理念之机制
所谓国际化就是形成开放经济之模式
惟有高度的一体化
全面的市场化
开放的国际化
才能解决与平衡飞地经济的许多诟病和矛盾
最后形成强大的合力与持久的竞争力
使飞地经济绽开一朵又一朵的彼岸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