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温故知新! 杂谈.文博 从新天地的影剧院出来 这是一个上海有阳光的上午 这时候我才感觉到1942那个冬天已经不在当下 尽管影剧院里面空气是温和的,只有荧屏上那荒天雪地 尽管大街上是走向浓冬的季节,却又阳光笼罩街区 我们告别1942那饥饿而又寒冷的冬天 人们从影剧院里缓缓走出来,走出1942 我们将会回到2012的温馨的写字楼和温暖的家 让1942永远的留在1942 1942年的河南居然饿死了300多万人,但鲜为人知 即使从中小学的课本上我们也找不到那段惊天骇世的历史 当然,我们的史学家也没有浓彩重墨 幸亏有小刚的《1942》,让我们温故知新 这时候你会感觉到活在当下真好 因为当下有饭吃有衣穿,有冬日温暖的阳光 无疑,《1942》与《唐山大地震》都是温故知新的一脉相承 都有这么几个温故知新的关键词:悲悯、疗伤、温馨、和解 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种人文关怀 其实,这是一种普世价值,这是一种大灾难,小温馨 这是一种小温馨里面呈现的一个大民族的苦难而又倔强的历程 于是有人说冯小刚是一位“大清新” 其实,这也是一种温故知新 一个导演的温故知新,一个编剧的温故知新,一部电影的温故知新 他的目的在:让一个民族去温故知新 尽管这个目的不一定能够完全达到 因为我们说不清《1942》是一部文艺片,还是一部故事片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一部史诗似的“温故片” 所谓温故片就是:在温暖的时代去回忆寒冷的年代 在温饱的当下去回忆饥饿的过去 这就是温故知新 据说,《1942》有两个结尾 另外一个结尾可能更有戏剧性,更能刺激观众的感官 那就是,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为了“小女孩儿”得到一点儿米饭团 竟然从日本兵的胯下爬过去 小刚居然没有采用这个结尾,现在的结尾是 “那个小女孩儿说:我家里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都是我不认识的人了。 老东家说:你叫我一声爷爷,我们就认识了。 然后两个人就牵着手,走向更深处的冰天雪地。” 这个结尾本来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 老东家领着小女孩儿走向桃花盛开的季节 但小刚还是没有采用这个桃花的画面 有人说,是老东家救了小女孩儿 我要说,也是小女孩儿救赎了老东家 使老东家终于不屈不辱不死的获得新生 这无疑从老东家身上折射出这个民族的不屈不饶与自强不息 我要说,这个结尾,这个小女孩儿也救了导演和编剧 使小刚这个团队整体的成长忽然瓜熟蒂落 老东家领着小女孩儿走向更加寒冷而又更加饥饿的冬天 那个季节没有桃花 然而所有的观众都知道,在老东家和小女孩儿的心头 开满了漫山遍野的,闻香四溢的,心花怒放的:桃花 ![]() 在电影《1942》的结尾,老东家前者小女孩走向远方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