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文博堂观点.文博

今天是澳门回归15周年

她曾经有个这样的名字——Macau

现在澳门终于是澳门

澳门本是澳门的乳名

澳门是祖国的孩子

她曾经在过去的近400多年来无数次的呼唤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就是闻一多先生19253

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

——《七子之歌》

这七子,无疑就是讲的当时

中国分割和被掠夺出去的七个儿子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大连

排在《七子之歌》之首的就是: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今天澳门回归15年这样的日子

不由得使我们想起15年前只有九岁的小姑娘

容韵琳唱起的这首《七子之歌》

那时候的容韵琳太小

虽然青涩的童声也流露出无辜与悲伤

也包括我们这些年轻人太青涩

我们怎么也不能理解闻一多先生的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

他的那种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愤之情

联想到台湾部分青年对去中国化的无动于衷

又想到占中的学生对中国概念穷凶极恶

再联想到多少台独与反华份子及势力的蠢蠢欲动

又联想到一部分国内精英对祖国母亲的讽刺与挖苦

甚至还有我们的有些同胞对南京大屠杀也是不关我的事

再联想到闻一多先生

包括千千万万为祖国统一而不惜死而后已的能人志士

我们既有对闻一多先生的告慰

香港和澳门双双归来,七子都在祖国母亲的膝下

又有对中国近代史教育链严重断层的揪心

不难发现部分人士与势力的离心离德离土离国的倪端

因为我们的历史教育过于渲染

《甄嬛传》式的宫廷内斗与风花雪月

我们的历史教育过于渲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功技术与心灵鸡汤

我们的历史教育过于渲染

阴阳八卦之呼风唤雨的玄乎故事与神奇力量

我们的历史教育过于渲染

孔子、老子、庄子

及《论语》、《道德经》、《庄子》所谓的博大精深与之乎者也

但我们恰恰忘记和丢失了中国近代史的普及与教育

忘记了我们过去五百年的

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

祖国母亲被列强瓜分割占……”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血泪史

就是一部中国被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历史

就像七子之歌里唱到的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走的是我的肉体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昨天晚上澳门回归15周年文艺晚会

毫无悬念的开场曲还是那首《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这一年闻一多先生已经离开我们68年了

感到非常痛惜而又愤怒的是

这位对国家挚爱而又忠于的知识分子

最后还是早死于国家名义的国人之手

1946715

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

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因为我们无法想象

当时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国疆崩丧,积日既久

其实《七子之歌》就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

就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无可奈何

我们现在不流行这种忆苦思甜的教育了

我们现在好像也不需要

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烙铁式的比喻了

现在有一种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

这就是对近代史的正面教育和普及

还赶不上某些人士与势力对近代史的歪曲与摧残

如果我们不正视近代史的存在和不重视近代史的教育

我们就会损失过多,甚至追悔莫及

所以,我们无法感同身受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七子之泪、七子之伤、七子之悲

假如,台独的青年知道

假如,占中的学生也知道

假如,我们所谓的精英们通过反省终于知道

闻一多先生写的,容韵琳小姐唱的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假如你真的还不知道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那我就请容韵琳小姐再为你唱一次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文博堂欢迎就地级与县级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营销和各级政府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