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要做副中心——建议城市沿岷江发展!

【文言博语夜话】
眉山要做副中心
——建议城市沿岷江发展!

文博堂观点.文博
 

还是在近千年之前
出生于岷江岸边的苏轼
就这样描绘过
眉山的那条母亲河——玻璃江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其中的“共饮玻璃江”
给后人留下了
无穷无尽的遐想与启迪
于是十年前眉山市委市政府
就提出
“跨江东进、拥江发展”的战略决策
其形态就是
“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
当年的抓手就是
启动“岷东新区”,再造一个眉山
建设生活品质之城
这是眉山建市以来的第一个
以岷江为城市中轴发展的伟大举措
也就是苏轼的那句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无独有偶,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十三五末的2020年
眉山市委市政府正式重磅提出
借力“双城建设”,融入“国家战略”
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新一届眉山市委市政府
于2021年8月6日
市委书记胡元坤
就《中共眉山市委
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
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
为“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之主题
其目标定位是
“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科创增长极”
并提出了
“一体、一带、一城、一区、一市”
五大战略支撑与空间布局
一句话,眉山要
“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已经成为了眉山全市干群的人心所向
 


文博堂城市研究院
作为眉山各区县近十年的发展顾问
关心与关注的是都市圈副中心
其眉山城市的形象、形体、形态
也就是眉山城市的空间布局
应该怎样谋虑与规划
依据文博堂岷江航电策划规划
柳州柳江、南昌赣江、广州珠江
长沙湘江等城市的一江两岸
及江城的策划规划操盘经验
文博堂观点认为
眉山城市载体要沿岷江聚集发展
因为
眉山要做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首先要破题的就是眉山城市的形体
要在成都都市圈之边形成一个
副中心城市的模样
升级到沿江空间布局的线状定位发展
也就是沿岷江两岸线条发展
从彭山到东坡到青神
两区一县形成
一江两岸一带一路走廊发展
翻开眉山市2017—2035城市整体规划
讲究的是市本级中心城区的组团发展
即,分为彭山北组团、彭山西组团
彭山南组团、经开新区组团、金象组团
崇礼组团、岷东组团、东坡北组团
东坡南组团共九大组团
当然
九大组团实际上
也是沿岷江两岸布局发展
只是原来的做法是采取
以点带面、以区为位
组团开发、步步为营
文博堂观点认为
这种点状式组团开发与布局
针对十三五时期的眉山不仅情有可原
而且利于以点带面
也为现在聚集效益和整体发展
注脚了扎实的标杆效应
打下了强有力的联合基础
但是进入十四五时期
眉山要做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显然要从以点带面的组团开发
进入到组团之间不留空白
点状之间不留空挡
市本级两区之间不留空缺
整个眉山岷江段不留空心
充分利用岷江两岸的
生态、文化、产业优势
将岷江两岸
打造成城市黄金水岸、宜居宜业地带
 
文博堂观点认为
眉山城市要以东坡区为中心
要以岷江为城市中轴
要以岷江一桥二桥段为城市重心
将彭山区与东坡区合二为一
形成市本级整体格局
在东坡区与青神县之间的岷江两岸
用大型开发区或城市综合体填补空白
将青神县纳入
眉山城市市本级的协同发展区
(东坡区与青神县都是东坡文化的发祥地)
将眉山城市岷江段
与仁寿黑龙滩互通有无
其中岷东新区
与黑龙滩(仁寿)、眉山天府新区
连成一个大的城市拓展区
再把东坡区与丹棱县之间
用大型开发区、城市综合体
或者乡村振兴的大型田园综合体
连成一个大的生态综合体板块
当年的岷江农业园
就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将东坡区、彭山区联合成一个基础板块
从而使今天的两区整合
更容易更顺畅更无缝连接

 

归纳起来,文博堂观点认为
以岷江两岸为依托,以东坡区为中心
北拓、南展、东延、西扩
把彭山区、岷东新区、青神县
丹棱县、仁寿县、眉山天府新区
形成岷江“大眉山城市”
综合国内外大中城市
特别是都市圈副中心地级市
空间布局的典型案例
无一不是沿江聚集型
两岸线条型的拥江发展
从而使城市的发展
在型态上形成
更有聚集效益的品牌城市
使其成为都市圈的副中心
又不失自成一体的大中城市品格
然而现在的眉山城市(市本级)在型态上
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分散、分离、分支状态
况且,沿江还有点
欠美、欠绿、欠亮
欠畅、欠市、欠合
彭山区与东坡区
东坡区与青神县、丹棱县
市本级与仁寿县
都存在着一定的月明星稀、寥若晨星
而不是众流归海、众星拱月
使一个城区不大,人口不多
重心不稳的市本级城市
显得更加散漫而又松弛
打开眉山的版图与规划
我们不难发现
一目了然的就是
岷江乃眉山城市的中轴与腰带
实际上也是眉山城市的封面与脊梁
何况十四五时期
眉山沿江发展形成线状城市
已经呈现了三大支撑与优势
其一是岷江航电彭山段、东坡段、青神段
已形成完美的眉山岷江航电
原本干涸而又狭窄的岷江
一夜之间从“江”变成了“湖”
而且眉山岷江段相对整条岷江
更为规则、更为线性、更为一帆风顺
其二是在千里岷江经济带
眉山城市已经形成重要节点城市
岷江农业园、岷东新区
中国泡菜城、竹艺城等
城市经济体、综合体、产业体已成气候
其三是眉山岷江乃眉山文化走廊
东坡文化之江
彭山的江口沉银、东坡的玻璃江
青神的青衣神
以及其中的彭祖山、苏坟山
王家渡、蟆颐观、中岩寺
可见,眉山岷江两岸
其城市的产业、生态与文化
已经使眉山沿江发展
形成了城市的强劲竞争力
只有岷江,也就是玻璃江
才能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文博堂建议至少在六个方面
做大做强做精眉山城市的沿江发展
第一、岷江乃眉山文化之江
把岷江打造成东坡文化第一江
建设眉山城市岷江文化走廊
第二、岷江乃眉山生态之江
把岷江打造成眉山城市外滩
建设眉山城市生态阳台
第三、岷江乃眉山城市产业之江
也就是目前眉山市委市政府提出来的
“中部岷江智造走廊”
建设眉山城市岷江经济产业带
第四、岷江乃眉山城市生活之江
也就是建设眉山城市的乐活休闲风光带
沿江而居、沿江而闲、沿江而业
第五、岷江乃眉山城市的夜色之江
把岷江作为眉山城市的夜色妖姬
打造岷江夜间经济之岷江花月夜
第六、岷江乃眉山城市的绿道之江
也就是把岷江一水两岸
作为眉山城市中心的
主心骨、主动脉、主航道
来定位、来建设、来打造
千言万语一席话
文博堂观点认为
眉山要做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城市必须沿江而居、而闲、而业
也就是岷江是眉山城市的
文化之江、生态之江、生活之江
产业之江、绿道之江、夜色之江
眉山要做副中心
建议城市沿岷江发展
也就是
从成都平原的山城时期
跨入到千里岷江的江城时代
在成渝两圈的大时代里
紧紧依靠岷江,紧紧围绕岷江
紧紧拥有岷江,紧紧沿着岷江
这样的话,我们既能融入都市圈
又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为千年之前苏轼就说过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与挑灯夜读的朋友共享!
 

原创:文博堂城市研究院(座谈会笔录整理)
主笔:文博
文案:何其金、黄洁静、熊宇婷
图片:王杰、彭琳、潘文琪
时间:2021年9月1日